逗之為逗,熙來攘往的人群之中我們促膝而坐,逗陣暢談因於時事的感懷。
鬥之為鬥,不安於現狀、不囿於書本與教條的規訓,我們批判,鬥爭,在理性的立基上直抒異議。
讀之為讀,邁開步伐的同時我們不忘顧盼思索,往尋書簡、案牘之中,理論辯證出經驗的實用智慧。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CP園 @ 嘉中 ─ 讓《荒野的呼喚》重啟對話─後殖民情境下的原住民觀光區

轉自:青平台

究竟,觀光客所見識到的異文化是否是真實的?抑或是建構的?


我們是否曾經想過,旅行和觀光有何不同?對許多人來說,這兩者的概念或許沒有任何差別,都是利用空暇的時間移動到異地探索的娛樂行為。然而,我們可以試著思考,為什麼「深度旅行」、「人文之旅」聽起來很合理,卻從來沒有人會說「我要去『深度觀光』、『人文觀光』?」當然,這個觀察並不是要暗示觀光行為不具討論的空間,或是沒有社會價值可言。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觀光在本質上與單純的旅行有所不同,其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意義更是影響了整個全球化社會,讓觀光客及觀光區的住民都在這個社會行為中產生改變。
台灣,是塊非常適合旅遊的寶島。不論是西邊壯麗的平原,或是東部雄偉的山巒,各式各樣的人文自然景觀都讓旅客得到感動,在回到故鄉後有了新的體悟。事實上,台北市不是台灣唯一全球化的所在,許多外國旅客因相當喜愛台灣地形景致的獨特,而願意跨越地域、文化、語言上的限制,促成異國間自我(self)與他者(the others)的相遇,產生良好的對話。在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等學者提出的待客之道(hospitality)的倫理之下,旅行確實是促進異文化互相理解的絕佳手段。
在經濟起飛後,全球化資本主義也進入台灣,進而將普世通用的觀光模式套用至台灣具有吸引旅客特質的城鄉與風景區。相對偏遠與所謂工業化及都市化地區的地帶,往往被觀光局等機構鼓勵發展自己的特色,以吸引觀光客帶入資本(OTOP一鄉一特色、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等)。雖然觀光確實能夠促進資本、人力、文化等的流動,也能讓都市中產階級獲得紓解,但其中參雜的政經權力、資源分配、文化差異等因素使的異文化的相遇不再是那麼單純。
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原先和漢人社會在地域及文化上都相當區隔,享有自由及主體性。然而,在歷史的發展下,殖民主義征服了弱勢族群,並以文化工業和觀光產業將異族納為己有,彷彿是自家的後花園。試想:一位到印度殖民地參訪的英國貴族,和一位想開發原住民村落的漢人資本家有什麼不同?夾帶著種族優越意識的漢人,把一個個原住民村落變成了觀光區,不僅插上自己以漢語詮釋的文化解說告示牌,還在人家的土地上蓋了一座座現代建築,再把幾棟僅存的傳統建築列入保護。很明顯的,結合資本主義的觀光行為帶入了現代性,卻也殘酷的抹煞了原住民的主體性,剝奪了他們的發言權,並且強逼他們接受外來文化。甚至,原住民自己都接受了這樣的暴力,如同哲學家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所提的文化霸權理論一般,讓他們自願在觀光區中跳舞給陌生人看,只為了餬口維生。
究竟,觀光客所見識到的異文化是否是真實的?抑或是建構的?這是一個相當值得思考的議題。在原住民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其文化已經在殖民主義之下被貶值,甚至被同化,並在觀光產業中被物化為商品,展覽販售給擁有資本的漢人。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一直以來便相當注重這樣的議題。除了小說與詩,他也寫報導文學,《荒野的呼喚》便是一本集結許多在部落的觀察而成的社會報告。我們邀請瓦歷斯先生重回他當初紀錄觀光現象的情境,為我們分析原住民的主體性如何喪失,並且,和嘉義高中的學生一同討論,究竟當今的觀光,是否更嚴重的剝奪原住民的權利。

【時間】2012/6/4,2:20pm-4:20pm
【地點】嘉義高中(嘉義市大雅路二段738號)
【主持】陳柏屼︱台大社會系畢,嘉義高中校友
【與談】瓦歷斯‧諾幹︱作家、國小老師、大學講師、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創辦人,曾獲西子灣文學散文獎,時報文學報導文學類首獎及詩類推薦獎,聯合報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
【主辦】青平台︱綠逗嘉義人在地青年讀書會(www.chiayiyouth.blogspot.com)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